空预器的转子是转动的,在转子与空预器上下壳体及圆周壳体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的间隙。由于冷风侧和热风侧各个仓室之间的流体压力、温度和流速的差异,造成了流体在不同仓室之间的相互泄漏,即空预器内部漏风。
通过分析得知,当锅炉处于起炉过程或是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空预器转子的换热量较小,转子上部热端和下部冷端的热变形较锅炉重负荷时要小,造成空预器转子的“蘑菇态”变形不严重,此时转子下部固定式密封板处的径向漏风量和转子圆周处的轴向漏风量为空预器的主要漏风。
随着锅炉负荷和空预器转子换热量的增加,转子的“蘑菇装”变形加剧,转子下部固定式扇形密封板处的径向漏风间隙和转子圆周处的轴向漏风间隙减小,这两处漏风量减小;而转子上部活动式扇形密封板处的径向漏风间隙却增大很多,漏风量也随之有较大增加,成为空预器的主要漏风。
依据漏风控制的理论基础
漏风=直接漏风(占70-85%)+携带漏风(占15- 30%)
直接漏风= K *A*(ρ*ΔP/Z)0.5
携带漏风= n *ρ* Vr
减小直接漏风方法:
减小间隙A、减小压差ΔP、增加漏风阻力系数K
减小携带漏风方法:
降低转速n、尽量缩小转子容积Vr
目前最有效的控制空预器漏风方式是减小直接漏风部分。
上一条: 没有了 | |
下一条: 陶瓷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优势 |